明朝敗家子

獨孤天山

網遊小說

弘治十壹年。   這是壹個美好的清晨。   此時朱厚照初成年。   此時王守仁和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八十九章:功不可沒

明朝敗家子 by 獨孤天山

2019-1-8 14:36

  弘治皇帝的表情極為古怪。收藏本站
  因為這奏疏,與其說是李善在給自己表功,順便給中官和指揮何巖拍個磚之外,不如說……
  “翰林修撰歐陽誌,貫徹堅壁清野,十萬軍民才得以入城得生,韃靼軍旋風而至,城中惶恐,歐陽修撰號召堅守,錦州上下無不以歐陽修撰馬首是瞻,歐陽修撰日夜巡城,韃靼百般手段用盡,無計可施……”
  “若無歐陽修撰,錦州上下俱死矣,臣些許功勞,不及歐陽修撰萬壹。”
  接著,便是各種繪聲繪色的講述歐陽修撰是如何的臨危不懼,如何的膽識過人,如何使人欽佩,如何壹次次的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又是如何堅守城池,絕不肯乘勝追擊,更可貴的是,年輕的歐陽修撰,有大將之風,鎮守錦州,使錦州堅如磐石,這歐陽修撰,亦如磐石壹般,指揮若定。
  最後李善幾乎用欽佩的口吻奏報:“臣閱人無數,歐陽修撰此等奇人,未曾見矣,此壹人可抵十萬精兵,臣能獨活,奏陳捷報,皆賴歐陽修撰活命之恩,歐陽修撰,可敬,可佩!”
  壹口氣看完了這份捷報,弘治皇帝倒吸了口氣,臉色越來越凝重。
  這太不尋常了。
  以往邊鎮裏的奏報,除了吹噓自己,當然偶爾也會提及壹下別人,可似這般往死裏誇的,除非是自己的上官,需仰人鼻息之外,實在不多見。
  妳要說李善這個人高風亮節,那又不對,他可是狠狠的掄起胳膊壹巴掌壹巴掌的往那指揮何巖還有中官王寶臉上啪啪的打啊,夠狠。
  這奏報,似乎透露出了壹個信息,歐陽誌,才是這壹次守城的總指揮,不只如此,這壹次守城,歐陽誌至關重要。
  只是……單憑壹人的奏報,實在……有些雲裏霧裏。
  歐陽誌……當真如這李善所言嗎?
  弘治皇帝甚至在想,倘若是朕自己,親臨錦州那樣的環境,能否憑借著壹個小小的修撰服眾,能否得到全城軍民的信賴,能否鎮定自若,能否壹次次的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能否……
  “陛下……如何?”馬文升有些急了,小心翼翼地詢問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鐵青著臉,沒有回答,而是深深的看了方繼藩壹眼。
  這壹眼,看得方繼藩心裏發毛。
  卻在此時,蕭敬匆匆而來,邊道:“陛下,中官……”
  他還沒繼續說下去,弘治皇帝正色道:“拿來。”
  蕭敬的心……頓時沈到了谷底。
  果然……被人搶先了。
  該死,這王寶連送急奏都比人慢壹分。
  不過蕭敬依舊面帶笑容,小心翼翼地取了奏報,呈送到了禦前。
  這是中官王寶的奏報。
  皇帝並不傻,所謂兼聽則明,在地方上,往往都有幾套系統,有的來自於廠衛,有的來自於按察使司,有的來自於都指揮使司。
  任何事,需相互印證即可。
  他漫不經心的樣子,打開了王寶的奏報。
  王寶倒是極聰明的,沒有對何巖和李善有太多的微詞,不過……又是歐陽誌……
  弘治皇帝瞳孔收縮,王寶乃是宦官,明顯節操不太夠,相比於李善的矜持,他完全到了不要臉的地步。
  弘治皇帝認真地看完了奏疏之後,沈吟了很久。
  直到第三封捷報傳來,事實幾乎已經完全清楚了。
  弘治皇帝這才坐下,看著壹個個緊張看著他的大臣,弘治皇帝抿了抿蠢,才道:“方繼藩……”
  見弘治皇帝臉色凝重的樣子,方繼藩心裏有些緊張,壹口心像是給懸得高高的。不會……真的犧牲了……
  其實……犧牲了倒也還好,至少還對得起自己,可……不會是投敵了吧,這就真的是把自己的臉都丟盡了。
  實在是被皇帝的那壹眼看得令他捉摸不透呀!
  “妳教了壹個好門生啊。”
  弘治皇帝感慨道。
  方繼藩心裏亂七八糟的,只有默然無言。
  弘治皇帝凝視著方繼藩,道:“卿為何不言?”
  方繼藩有些尷尬:“陛下,這是誇贊,還是諷刺?”
  心裏是真的發虛,因為在很多的語境之下,妳有壹個好兒子或者好門生之類的話,往往是帶著譏諷的。
  方繼藩又不是二,怎麽能隨便接茬,到時候領會錯了意圖,臉沒了沒關系,唾面自幹也不是啥事,別到時候還得壹個恬不知恥的罪名。
  弘治皇帝不禁道:“自是誇張。”
  “呼……”方繼藩頓時長長的舒了壹口氣!
  我就說嘛,好歹是自己的門生,怎麽會投敵呢?我們老方家,都是要臉的人,教出來的門生,那也是有操守的。
  方繼藩眼睛終於如雨過天晴的亮了起來,頓時覺得自己的底氣也足了:“歐陽誌雖有些不成器,不過性子像臣,忠厚!”
  “……”
  上壹輩子,方繼藩就屬於那種話聊死的類型,只要他出現在群裏,頓時世界便安靜了,現在……似乎也壹樣。
  弘治皇帝有點不想和他說話。
  可隨即,弘治皇帝道:“此次韃靼圍城,歐陽誌堅壁清野,死守錦州,錦州十萬軍民以他馬首是瞻,在他的組織之下,組建了壹萬多官軍,三萬民夫,歐陽誌功不可沒啊,他區區壹個修撰,竟能使錦州歸心,使所有人都甘心受他調遣,這……足以證明,他的才能和膽識。”
  說到此處,弘治皇帝終於從震驚之中走脫出來,臉上帶著幾分眉飛色舞道:“歐陽誌,乃朕之子龍也,渾身是膽!”
  “……”子……子龍……
  “趙子龍?”方繼藩震驚了!
  這號人物,他自是知道的,甚至在他的腦海裏,走馬燈似的,浮出了三國演義裏那英俊瀟灑,壹身銀甲的英雄形象,可然後,這個畫面又迅速的變為歐陽誌那等,相貌平庸,壹臉呆滯,半天嘣不出壹個屁來的家夥。
  呃,有點……怪怪的。
  方繼藩忙道:“陛下慧眼如炬,臣欽佩不已。”
  見其他人尚處在震驚之中,弘治皇帝朝蕭敬使了個眼色,蕭敬會意,將三份奏報俱都傳報了下去。
  劉健先是看過,壹臉的震撼,其實他壹直是欣賞歐陽誌的,說實話,若不是歐陽誌已娶了妻,他家裏有個幼女,還真希望招歐陽誌為婿呢,畢竟,現在翰林院的年輕裏,如歐陽誌這般穩重的人已經不多見了。
  劉健喜歡歐陽誌,其實也是可以理解,似劉健這樣的人,放在了後世,那就是屬於胸口上兩個袋子,袋子裏還兜著壹根鋼筆的老GAN部,還指望他能看得上尋常那些頭發長長,油頭粉面的年輕人?不打死這些家夥,就算是劉老GAN部脾氣好了,似歐陽誌這樣,雖是年輕,卻滿是歲月痕跡,沈默寡言,從不努力表現自己,端茶遞水打雜無壹不精,從不亂說話,講政治的年輕人,那真是老GAN部圈的瑰寶,廣場舞大媽們眼裏的香餑餑,屬於那種送女兒,都得排隊的對象。
  就比如方繼藩這種,劉健覺得,這個小子不錯,聰明,給朝廷立了許多大功,是個璞玉,很有前途。可看著,總覺得有那麽點兒礙眼,不舒服。
  現在這三份奏報,就仿佛是印證了劉健對歐陽誌的印象壹般,他眼裏竟是霧水騰騰:“十萬軍民啊,足足的十萬軍民啊,錦州全城的百姓,皆賴他而活命,此子後生可畏,真的不可多得。”
  劉健此時真真是恨不得歐陽誌才是自己的兒子,親的那種。
  他很不舍得的,才將這三份奏疏繼續傳閱下去。
  李東陽也震驚了,駭然道:“新晉翰林,年經輕輕,竟能獨當壹面,陛下聖明,慧眼如炬。”
  說著,竟也眉飛色舞起來。
  這樣的年輕人,看著就舒服,現在竟覺得歐陽誌這三個字,聽著都悅耳,妳看,歐陽誌,胸懷大誌啊,朗朗上口。
  馬文升笑著捋須道:“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這幾乎是最高的評價了,馬文升心裏的壹塊大石已隨此落地。
  弘治皇帝龍顏大悅,每壹個人稱贊歐陽誌,都甚得他的心意。
  於是他欣喜地道:“是啊,真是令人難以想象,壹個書生,孑身壹人,帶著壹份旨意出走關外,竟能臨危奮起,朕覽百官,有幾人可以做到?此乃士林典範,讀書人的楷模。”
  壹旁的蕭敬壹直憋著臉,其實他很想說壹聲,劉瑾也跟著去了,那堅壁清野,東宮的劉瑾也是出過力,立過功勞的。
  雖說蕭敬對劉瑾的印象未必很好,可畢竟是同道啊,這天大的功勞,卻都被讀書人統統攬了去,有點兒不太甘心。
  可壹想那劉瑾,蕭敬便覺得牙癢癢的,這個蠢貨,太年輕,啥都不懂。
  當然,努力的歸咎了壹下,似乎……說白了,還是劉瑾這個家夥聰明得太過了,需知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人哪……還真不能太聰明,自以為自個兒占盡了眼前的好處,可世事無常啊。
  蕭敬想著,是不是該提醒壹下陛下,在錦州還有劉瑾這麽壹號人呢?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