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當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朱曉松覺得自己挺倒黴的,真的。在自己掐了大腿不清楚多少次,並且對周邊環境確認了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

回到明朝當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19-5-17 14:12

  自從蘇尼特部和浩齊特部的人都被築了京觀之後,陸陸續續地又有大大小小十余個部族被徹底地抹去,築成了京觀。
  當然,說是徹底抹去也不太恰當,畢竟每個部落,都或多或少地有騎兵跟著林丹汗南下宣府,以至於林丹汗手裏的兵力首次達到了十萬之巨。而且據那個萬騎的萬夫長巴特爾所說,甚至於還有壹個萬人的大部落跟在林丹汗騎兵的後邊兒以提供保障。
  既然這樣兒,那就沒什麽好說的了,繼續築京觀才是王道。
  待築了大大小小十幾個京觀後,崇禎皇帝越發地覺得亮劍裏邊兒李雲龍的那篇畢業論文說的很有道理,壹支部隊的首任軍事長官的風格,就是這支軍隊在以後歲月裏的風格。
  順義王蔔失兔和卓裏克圖汗拼湊起來的這個萬騎,自己可以說是他們的首任軍事長官,所以這些家夥很痛快地就學會了築京觀,而且頗有壹些要和京營比劃比劃誰築的京觀更牛逼的意味,這也搞得小公爺張之極很頭疼。
  前邊兒打算跟完顏成別別苗頭的事兒還沒過去,這他娘的又來壹個萬騎要跟自己比劃比劃,張之極覺得自己很蛋疼。
  然而偉大的崇禎皇帝卻是壹點兒阻止的意思都沒有。反正拿來築京觀的材料不是大明的百姓,自己巴不得多築壹些京觀擺著好看呢。
  壹邊兒築京觀壹邊兒行軍,速度便不可避免地慢了下來,而且這還是因為崇禎皇帝根本就沒有帶什麽補給的原因,要不然,這速度得更慢。
  花了接近壹個月左右的時間,崇禎皇帝才算是帶著手下壹共六萬多騎來到了林丹汗的王庭附近。
  說是王庭,其實也不過是更大壹些的牧場罷了——據斥侯回報,大概有七八萬人聚集在這附近,大大小小的部落壹個挨壹個地擠在了壹起。
  其實崇禎皇帝是覺得很可笑的,就他娘的這幾七八萬人,還想跟大明掰腕子?近億的大明人口,哪怕是壹百個人裏邊兒拉出來壹個敢打敢殺的,都能湊合出百萬大軍,壹人壹口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丫挺的——然而不管崇禎皇帝怎麽想,大明現在是被人按在地上給摩擦是不爭的事實。
  既然已經到了王庭的附近,而且人口又多了點兒,那就意味著不可避免地會漏風聲,甚至於會有人跑出去給林丹汗報信。
  本來想著把林丹汗整個兒的王庭都給鑄成京觀的崇禎皇帝左思右想之下,也沒想出甚麽好的辦法來,幹脆召集了萬夫長、小公爺張之極、劉興祚和完顏成來了個禦前會議。不是有人說過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四個加壹起,怎麽著也能想出來個辦法。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哪怕是四個雙花紅棍加上自己這個社團扛把子,也沒有想出來什麽太好的主意。自己這邊兒,從宣府出發時就只有六萬三千騎,再加上壹路上戰死的,因為水土不服而亡的,現在剩下的也只有六萬騎出頭,對方卻是壹個七八萬人的大部落,按照兵書上所說的十則圍之,這怎麽圍起來砍?
  不管怎麽抓頭發撓頭皮,反正是圍不了——人數不夠!崇禎卻是恨恨地想到,若是自己再咬咬牙,湊出來十萬騎兵出塞,說不定就真的能把林丹的老巢徹底給毀掉。
  最後還是夫長巴特爾先開口道:“偉大的天可汗呵,其實我們沒必要把林丹汗那個狗奴才的族人全部殺死。只要殺掉了他們大部分的青壯還有孩子,他們的日子就會很難過了。”
  張立極也拱手道:“啟奏陛下,兵法有雲,十則圍之,如今我大明在此的騎兵止有六萬,卻是難以將之全殲。不如依巴特爾所言,哪怕放過小部分,殺掉大部分也是好的。”
  崇禎卻是極度的不滿意:“怎麽就不能全殲了?眾位愛卿再想想辦法。朕要在此,給他林丹汗留下壹個最大的京觀。”
  方正化做為內廠頭子,知道的東西確實不少,左右想了想,便對崇禎道:“啟稟皇爺,之前在宣府時,不是有個奴婢曾經給建奴多爾袞的大軍下過毒麽?待會兒奴婢派人去往他們水源裏邊兒下了毒,這些韃子不就跑不掉了?”
  崇禎正想要叫好,劉興祚卻是用看傻子壹樣的眼神看著方正化,似笑非笑地道:“劉某敢問壹句,方公公帶了多少這種毒藥出來?”
  方正化想了想,說道:“大概十來斤總是有的。再多便沒了,宮中所藏也是不多。這些已經足夠放翻兩三萬人了。”
  劉興祚笑道:“別說放翻兩三萬,便是壹兩千人,只怕也難。方公公卻是不知道,這草原上取水,不同於中原之地。我中原是靠著水井,河流,湖泊來取水,可是這這壹個七八萬人的大部落,又上哪兒去打出來那麽大的井?必然是靠著大湖取水,而且這湖水還得是活水才行。”
  “不管是多要烈性的毒藥,散入到這壹個能供七八萬人飲用的大湖裏面,還有甚麽毒性可言?再者說了,這些牧民家中,必然會有存水,取水之人有先有後,又如何保證能讓他們壹起毒發?”
  方正化壹拍額頭,對著崇禎訕笑道:“奴婢該死,讓皇爺看笑話兒了。”
  崇禎卻是擺擺手道:“有甚麽笑話不笑話的,有甚麽想法兒盡管說出來。壹人智短,三人計長麽。”
  劉興祚對著崇禎拱拱手道:“啟奏陛下,臣嘗讀三國,其中有雲,凡用兵者,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若是放過壹些林丹汗王庭的人,讓他們去給林丹汗報信,則林丹汗必然膽寒。”
  崇禎卻道:“兵書還有雲,說是哀兵必勝,若是那林丹汗拼了命,又當如何?”
  劉興祚沈吟道:“應該不會。林丹汗此人稱不上是甚麽英雄,倒是像壹個梟雄。元氣大傷之下,他應該沒有膽子留在宣府拼命。要麽遠遁千裏舔砥傷口,要麽就會臣服大明,先老老實實的供大明差譴,以待東山再起之日。”
  崇禎仔細想了想,問道:“依據何在?劉愛卿要知道,這可是壹招險棋。稍有不慎,則宣府危矣。”
  劉興祚想了想,拱手道:“其實臣也沒有多大的把握。但是從林丹汗壹路從遼東遠到此地以避過建奴兵鋒,意欲重整蒙古各部,便可知此人誌大而才疏,見小利忘義,圖大事而惜身。”
  崇禎皇帝沈吟半晌,卻是有些拿不定主義。若是應了劉興祚的分析,那今天殺多少人都無所謂,而且還能解了宣府的兵危,若是林丹汗拼命,則自己不管怎麽再往回趕,宣府都有可能被攻破。
  蛋疼的崇禎皇帝暗罵壹聲,他娘的,老子連個硬幣都沒有,這讓朕怎麽選?扔鞋子麽?這他娘的也不是選擇往哪條路上走,扔鞋子也不管用啊。
  不想了,賭了!就賭他林丹汗沒膽子跟大明拼命!
  心中打定主意的崇禎皇帝幹脆道:“既然如此,那咱們明兒個就擺明了車馬的進攻,能殺掉多少是多少,總之,壹定要廢了他林丹汗的王族!”
  直到第二天天色剛蒙蒙亮起,這六萬多頭壹次連個帳篷都沒有的騎兵們,包括崇禎皇帝,紛紛揭開了身上蓋的毯子,開始整理隊伍。
  崇禎打了個噴嚏,心中嘀咕:這他娘的鬼天氣,白天熱的要死,晚上就這麽涼,簡直見了鬼了。
  待都整理好隊伍之後,崇禎當下便翻身上馬,在隊伍之前來回跑了壹圈,最後停在正中的位置喊道:“今天撈壹把大的!林丹汗的王庭就在眼前!今天殺了多少,搶了多少,就看妳們自己的了!出發!”話音落下,崇禎先兜轉馬頭,疾馳而去。
  身後的眾多騎兵也是紛紛抽出馬刀,向前奔去。直到了離著林丹汗王庭不足十裏之地時,整個隊伍才停了下來,讓戰馬得以休整恢復體力,以待壹會兒的廝殺。
  而此時的王庭之中,除了小孩子在打鬧,剩下的大人們都是放羊的放羊,擠奶的擠奶,人人都在憧憬著林丹汗歸來之時,自己家又能分到多少好東西?
  長生天太眷顧漢人了,他們有茶葉,有鹽,有各種樣兒的糧食,他們還會造屋子,會織很好很好的布,冬天的時候他們也不用抱著羊羔兒在風雪裏苦挨。
  不過,等林丹汗回來時,我們也能有這些東西了吧?長生天保佑大汗,希望這次能搶到更多的東西,最好能讓大汗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把整個漢地都變成牧場才好!
  正想著時,地上傳是傳來了壹陣陣的振動。正在抗奶的人也不擠了,正在放羊的人,也趕著羊向部落所在的方向而去。部落裏留守的萬騎也紛紛上馬,準備前往迎接——這肯定是大汗從漢地回來了,要不然,這裏哪兒來的這麽多的騎兵能帶來這種大地的振動?
  只是,等到對面兒的大股騎兵冒頭了之後,留守的萬騎才發現這他娘的根本就不是大汗的隊伍,這是明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