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裏盡漢歌

漢風雄烈

歷史軍事

張乾穿越了,幾分鐘前他還是21世紀的小白領,上班期間,趁著蹲廁所的機會掏出自己的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6章 反是好事

長風萬裏盡漢歌 by 漢風雄烈

2019-5-18 17:18

  鄆城縣治的事兒何嘗有能瞞得過陸謙的?朱富的信報飛快送上梁山。
  此時的梁山正值大獲全勝之後,吸收消化的時候。十個營頭的人馬明顯不夠用,陸謙想著今年中能整個二十個陸戰營頭,而水軍也編制翻增。除此外那輜重營裏也當編入大量的船舶,正式劃分歸屬,卻是要與水軍做壹下切割。
  省的職責混亂。叫水軍壹會兒打仗,壹會兒又管著後勤運輸。
  此戰中被俘的幾千官兵,被‘前輩’們現身說法,還有那工作隊搞壹番訴苦大會,當即就有上千人主動入夥兒。實乃是生民多艱,這年月太多人的日子不順了。
  陸謙現在正著手於怎麽把俘虜消化。那被俘的幾個指揮使,還有壹幫的都頭人物,全挑選出來扔到了後山去做苦力。而偌大的梁山著實廣闊,那擴充演兵校場,還有擴充日後的馬場,騎兵宿營之地,糧秣囤積之處,等等,這都需要大批的人力物力。
  現在這些俘虜裏,不願意歸順的就盡扔過去做苦工,待到把梁山整治妥當了,再軟硬手兼施,收攏入夥兒不遲。何況這已經是二月天了,再過些時日便到了三四月青黃不接之際了,到時候湧上山來的人不會比寒冬時節來的少了。
  這將大大稀釋降兵在山寨裏的比例,也減小了他們的潛勢力。
  是以接到楊誌遭殃的消息,陸謙無動於衷。他與楊誌現在半點恩義都沒有,即便是半道裏救下楊誌,那也有強拐人上山之嫌。到時候楊誌便是黃泥掉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了。如此上山入夥兒的楊誌,如此擔負著楊家祖上榮耀的楊誌,能心甘情願才怪。
  陸謙並不是真真的正人君子,他是個功利主義者,否則當初他就不會叫阮小二去賺安道全了。他之所以對朱富的報道不動心思,卻是曉得這楊誌到了濟州府,多半是好不了的。宋江早把曹京的那封文書抄寫了壹遍,遣人遞上山來。曹大知縣真不愧是文人,妙筆能生花,生生的在楊誌頭上扣了壹個大屎盆子。
  以他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此舉看似只為平常,卻未嘗不塞滿了曹京的私心。
  鄆城縣保住了,這壹事實是能大做文章的。而楊誌是鄆城縣治當中職位最高之人,即便重文抑武的趙宋,壹個知縣和壹府團練使放在壹塊做比較,那不少人潛意識的都會把守住城池的功勞默許給楊誌的。曹京此舉未嘗不是為他自己除掉壹個競爭對手啊。
  沒有了楊誌這個正牌團練使,只周斌這壹廂兵指揮使,那算個屁。曹京是知縣啊,正經進士,這功勞顯而易見的會落在他頭上。
  而至於說鄆城縣的事情會不會曝光,甚至說,曹京這壹次能確確實實的撈取多大好處,那並不會立刻就見效的。這就好比後世的pla戰士榮立壹等功,這必會在未來給他帶來好的回報,但這不是說立下了功勞,就立刻得到提拔。現下的大宋朝還是升平盛世,從官面上言,梁山也只是壹窩尋常的草寇賊匪罷了,梁山的旗號又不是要殺進東京,推翻趙宋,這老趙家的官位還沒寬綽到立刻封賞的這壹步。就曹京來說,頂多是考評時候多添壹筆政績,更能好好地巴結壹下高俅。
  而楊誌就倒黴了。
  便是那鄧同都有可能要倒黴。許是不用如原著上那般,沒捉拿到劫走生辰綱的晁蓋壹夥兒後,直接回到東京聽罪,還可能會被蔡京壹腳踢到瓊州釣魚去。但濟州府征剿賊匪,連吃敗仗,光是兵馬都監都折損兩人,鄧同又豈能無壹點罪過?
  過不久便有可能跑去荊湖西路,甚至是嶺南,做個小判官了。
  但楊誌作為團練使,這遭兒必然要背起壹口大大的黑鍋。或許死罪不至於,卻也難周全。
  陸謙以為,屆時再去解救楊誌,效果更佳。
  他就是這樣的人。那義薄雲天,那豪爽大氣,都做在表面上。功利主義才是他的真核。
  只不過陸謙這個‘功利’,著眼的並非全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對於他來說,在如今這個時代,那名聲,那聲望,何嘗又不是個‘利’字呢。
  為了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而去損失掉自己的聲望,打長遠來看無異於殺雞取卵,這種事兒陸謙是不會去幹的。在他的眼中,這兩樣兒就仿佛是壹臺電腦上的軟件和硬件。硬件的性能增強了,軟件數據則降低了,這電腦終究還是會不好用的。
  曹操坐定兗州後,叫郡中官吏砍了他瞧著不順眼的陳留名士,前九江太守邊讓。那隨後陳宮、張邈的反噬,讓他險些潛龍變成了死蛇。
  前車之簽後事之師。如果可以,陸謙希望自己能長久以往的偽裝下去。
  大人物誰沒有壹副偽裝呢?就好比有人說劉備之德近乎偽,其之長厚亦似偽。可人家能從頭偽到底兒,這與真的仁德仁厚又有何差別呢?這也是種本事不是?
  就像後世娛樂圈裏的明星人設,那些賣人設的主兒,形象崩塌之後是摔的都很慘的。切眼前就晃悠在陸謙眼皮底下的宋江宋公明,不就是壹個賣人設賣的極其火爆的主兒麽?
  後世裏,不知道多少人對他恨不得好死。但同樣的很多人也都知道,對付宋江這種人,殺他並非是最能給他以痛苦的後果;叫他面臨利益抉擇,人設壹點點崩塌,眾叛親離,這才是最最痛苦。
  陸謙最終的反應也只是叫朱貴傳令給王定六,叫他詳細探查楊誌事宜。州府裏的官兒,那鄧同只是壹個官位不穩的知府,可是沒權利斬殺壹任團練使的。只待楊誌定罪遠遠發配時候兒,再去劫道便是。
  ……
  時間眨眼就進了三月,且不說梁山泊自打破了官軍的第二波征剿後,更生興旺。那水泊周遭的縣境,盡數遭陸謙勒索了壹遍,如鄆城同。且還有宋江、晁蓋的見禮錢,陸謙手握得大筆的錢財,由是差遣湯隆再去東京走壹遭,拉攏匠師匠人;要楊林前往北地販馬,外帶打聽玉幡竿孟康下落;再叫阮小五隨人前去那登州府,聯絡海船。
  如此壹番的鋪設,來日梁山基業必然更勝。
  寶光和尚急匆匆的回去江南了。這壹仗叫他看清了趙宋官家的貨色,那真真不堪戰。陸謙聽得這光頭口語中對趙宋官軍的滿滿不屑之情,心中就曉得,那汶水大營壹戰給這和尚傳了個甚是錯誤的信號,現如今鄧元覺心中怕是更看輕那宋軍三分兒了。
  陸謙想了想,心下以為,這反是好事,妙事哉。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