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榮譽與忠誠

歷史軍事

“逃啊!!!”
數千之眾鼠攛狼奔,誰都顧不上誰。
他們是什麽人?在很久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07章 最後嘗試(下)

席卷天下 by 榮譽與忠誠

2019-4-3 18:24

  騎兵作戰並不是那麽簡單,首要前提是戰馬需要足夠的熱身,等待熱身之後才能進入最佳的沖刺狀態。
  顯然,姚家騎兵才活動不到壹刻鐘,看戰馬的呼吸節奏和流汗狀況,戰馬小小地奔跑壹刻鐘很難完成熱身。
  不管是不是熱身好了,戰局有需要的前提下,幾段急促的號角聲中,率隊的羌族軍官只有帶頭轉向。
  發現羌族騎兵即將攻來,漢部這邊敲響了緊促的戰鼓聲,軍官不斷呼喝著軍令。
  作為應對的是長矛兵開始組織槍陣,他們的長矛長度約是四米,矛頭被半斜著指出,矛底部緊緊地杵在地面。壹桿又壹桿的長矛半斜著豎出去,看去就是壹排排密集的尖刺之林,步兵歷來就是用緊密的隊形抵擋騎兵,那是從上古先秦時代就傳下來的戰術。
  長矛兵身後的弓箭手亦是在布置箭陣,他們大概是壹個隊五十人為壹個小箭陣,再由眾多的小箭陣組成壹個大箭陣。
  被人墻擋住的車弩部隊,壹聲聲的軍令聲中被擺布起來,器械兵緊張又快速地調整車弩,他們聽從軍令將射擊方向和角度壹再調整。
  車弩除了因為劉彥的建議被撞上絞盤加快裝填速度,其余沒有太特別的地方,甚至只是單射車弩,那是漢部沒有掌握再過高深的技術,有心研究雙射或是三射,乃至於是三射以上,可惜的是暫時沒有太多的成果。
  步兵壹旦組成嚴密陣型,騎兵肯定不會直楞楞就撞進去,騎兵該做的是不斷地進行襲擾。
  羌族騎兵當然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他們在號角聲中不斷拉開彼此的距離,能夠騎射的騎兵逐漸成為前鋒,拿起了角弓進行搭箭。
  “射!”
  卻是漢部的弓箭手先行射箭,這壹次采取的是壹次性的覆蓋。壹輪射箭之後,羌族騎兵的前鋒不斷有人或馬中箭重重地摔在地上。
  事實上就是步兵射出的箭矢會比騎兵遠,那是壹件極為簡單的道理,騎兵的角弓受於弓弦的原因大概就是能射七十步到八十步,最大的殺傷力僅是三十步左右。步兵的弓可以射百步以上,最大殺傷範圍該是達到五十步?
  在過去的歷史上發生過太多騎兵難以進攻組成嚴密陣型步兵的例子,最為出名的是李陵率軍五千被圍困,結果是被匈奴且鞮侯單於以三萬騎兵圍困於兩山之間,李陵以輜重車組成簡易的車陣,是直至李陵軍將箭矢消耗完畢才投降。而在投降之前,李陵軍消滅的匈奴騎兵達到了驚人的壹萬以上。
  出城而戰的漢部軍隊沒有車陣,可組成長矛陣其實也不賴,再有就是幾輪齊射之後,弓箭手再次進行波段射擊,羌族騎兵最後連靠近都不敢,只能是於漢部弓箭手射程之外遊弋。
  “太荒謬了!”姚蘭既是驚恐又是郁悶:“竟然會這樣!”
  其實,不然還能是哪樣呢?騎兵是能夠克制步兵,但除非是甲騎具裝,不然騎兵從來都只是在調動敵軍步兵,使得敵軍步兵移動中出現混亂,等待敵軍步兵的陣型亂掉也不再是密集陣型,騎兵面對才能發揮出該有的威力。
  “攻擊混戰的敵軍吧?”王騰還算冷靜:“攻其必救,將敵軍調動起來。”
  姚蘭並沒有昏了頭腦,自然清楚應該怎麽做。
  在中軍戰場,兩千系統劍士為前導已經打得劉徵的青州兵不斷後退,隨著戰場不斷向前移動,留在身後的是壹地戰死的屍體,哪怕是有青州兵僅是受傷未死,亦是會被跟隨在系統劍士身後的漢部士卒補上壹記。
  劉徵正要派人向姚蘭求援,卻見兩翼的羌族騎兵在壹段號角聲中再次發生變化,兩翼各自留下少量騎兵,其余則是脫離戰場進行迂回,看迂回的方向是要攻擊正在推進的漢部中軍後側。
  胡人大多是使用號角傳遞軍令,華夏文明則是傾向於使用戰鼓傳遞軍令。不能說誰比較好使,大抵就是壹種習慣使然。其實說白了也簡單,既然胡人是使用號角,壹直是與胡人交戰的華夏文明總該換個別的,要不壹樣都是號角辨認起來著實麻煩。
  劉彥當然有發現羌族騎兵是要去攻擊哪裏,他“呵呵”笑了幾聲擺了擺手。
  戰鼓聲“咚咚咚……”再次變得有節奏,漢部左右兩翼的部隊緩慢地移動起來,處於前端的前導部隊停下推進轉為防禦。
  轟鳴的馬蹄聲在漢部軍陣中響起,該有六百左右的騎兵脫離大隊,向著想要整隊的青州兵那邊沖鋒而去。
  本來看到漢部在騎兵威脅下不得不采取守勢的劉徵和姚蘭等人,他們前壹刻露出了得逞的笑容,下壹刻卻是皺眉。
  羌族兵的動作迫使劉彥進行調整,可劉彥派出騎兵沖擊混亂中的青州兵又輪到聯軍這邊做出選擇。
  “我們的騎兵較多,可以分出千人切斷漢部騎兵後翼,爭取兩邊夾擊消滅這股劉彥僅有的騎兵!”王騰老辣地再指向正在移動的漢部左右兩翼:“再命令兩翼的騎兵進行襲擾騎射,拖慢漢部全軍會合的速度。”
  面對正確的建議姚蘭沒有拒絕的道理,很快就派出傳令兵。
  確實,有些命令可以依靠號角聲的節奏下達,可要是復雜壹些只能依靠人去跑動傳遞。
  戰局就在雙方的指揮官不斷下達軍令中進行,壹方做出調整,另壹方必然會有針對性的部署,可戰局並沒有出現僵持和遲緩的跡象,反而是因為雙方不斷變更應對措施節奏在加快。
  總的來講,漢部這邊因為缺乏足夠的騎兵還是處於劣勢。
  漢部騎兵僅僅是嘗試進攻壹下混亂中的青州兵,壹陣沖鋒再次將可能整頓過來的青州兵沖亂,隨後立刻就退回本陣。他們不得不退,再不退就會被羌族騎兵襲擊後路,到時候可就退不回去。而他們能夠退回去還是仰仗本陣的弓箭手進行掩護,才沒有被羌族騎兵咬住。
  漢部前導部隊在兩翼的友軍靠過來之後再次恢復推進,迫使聯軍那邊投入新的部隊擋在中軍方向。
  聯軍在投入新的兵力,劉彥也是調動戰場其它區域的部隊過來。
  從其它區域而來的漢部援軍走的是甬道,途中也不是那麽安穩,幾個區域的甬道有聯軍的部隊正在攻打,導致劉彥調動部隊並不是那麽順利。
  那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聯軍壹開始就在兵力上占據優勢,他們可以投入精銳部隊在主戰場,其余的局部戰場可以用奴兵去進行襲擾,要是能夠起到更大的作用則就更好。
  拂曉時刻就開始的廝殺打了接近壹個半時辰總算是降低了烈度,畢竟人就是人,大量的體力消耗之後想跑快點都難。
  當雙方士兵的體力被消耗大半之後,戰爭就是到了講究意誌的時刻。
  當然了,兵力多的聯軍除了拼意誌之外還有其余的選擇,他們可以仗著兵力優勢進行輪換,可中軍戰場的漢部甲士仿佛是怪物那般,打了那麽久雖然看去動作遲緩,但仍然表現出兇悍的攻擊性。
  “那些……甲士,比死士還他媽死士!”姚靖不止壹次這樣破口大罵:“誰會拿這種絕對的精銳打消耗戰?劉彥是瘋了嗎!?”
  廝殺進行了那麽久,擁有悍不畏死“光環”的兩千系統劍士傷亡其實非常嚴重,目測看去也就只是剩下不到八百,可就是這八百系統劍士仍然在保持推進,倒是與他們交戰的聯軍已經崩潰了至少六次。
  要是劉彥手裏的兵力多壹些,或者是能有個兩千以上的騎兵,漢部早就該突破聯軍的中軍位置進行鑿穿。問題是劉彥手中的可用兵力不過就是萬余,也只剩下不足四百的騎兵,只能是繼續消耗下去。
  聯軍這方的高層臉色都非常不好看,他們是處於兵力優勢的壹方,不但是兵力比漢部多,還有眾多的騎兵,可戰局竟然發展成這樣?
  “是我們太無能,還是……”劉徵過來姚蘭這邊,沈默良久才說話:“還是漢部太強?”
  沒人覺得劉徵是在找借口,他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失誤,戰事從壹開始就是比較明顯地攻防之戰,不存在什麽埋伏之類的奇兵之道。
  算得上是堂堂正正的交鋒,可聯軍處於兵力多的壹方卻無法獲取明顯優勢,僅僅是依靠騎兵的機動性才能在多個戰場進行壓制?
  聯軍只是壓制,不是消滅或擊潰,對於兵力占優又在騎兵方面占據優勢的壹方來講,打成這樣其實已經是處於不利狀態,該覺得丟人了。
  “對方很穩,士卒的意誌力也強。”姚蘭不留痕跡地對姚靖對視了壹眼,隨後低沈地說:“漢部已經不止是青州的威脅,更不是姚家的敵人那麽簡單。”
  劉彥雖然壹再不承認自己是晉人,可所有胡人都只會將他當成晉人。而石碣趙國現在可是有壹種輿論,是在沙門(佛教)的倡導下升起的言論,說晉人已經快要恢復元氣,該進行全面的打壓,才有石虎借大肆采女和建造宮闕不斷消耗晉人。
  “或許……”姚蘭無比艱難地說:“我們應該先撤退,準備充足壹些再來,壹次性消滅漢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