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前卒

槍手1號

歷史軍事

  不停地戰鬥,不停的殺敵,秦風是國家的悍將,軍隊的馬前卒,永遠沖鋒在第壹線,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0章 死局

馬前卒 by 槍手1號

2019-4-3 18:01

  國內局勢因為太後的出面,已經完全穩定了下來,國家這個龐大的機器,再癱瘓了良久之後,再壹次隆隆運轉起來。作為曾經的當世第二大國,楚國的蘊藏在水下的實力,開始逐壹浮出水面,整個國家再時隔數十年後,再壹次被動員了起來。
  文有頭,武有序。
  各地糧庫被逐壹打開,加征的戰爭稅源源不絕的流向國庫,青壯募集成軍,並壹隊壹隊的開向戰區,其中第壹批援軍馬上就要抵達荊湖。而從西部調回來的西軍也已經出發了大半個月了,似乎楚國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閔若兮不需要再擔心什麽了。
  但這,並不是閔若英想要的。
  全國動員,戰時體制,只會有壹個結果,那就是所有的權力都在向著軍隊壹方集中,作為首輔的馬向東,在這個體制之中,只是軍隊首腦的輔助人員,後勤大管家。按照朝廷頒下來的旨意,這個軍事首腦是誰?是程務本。
  是閔若英現在正心心念念的想要剪除的人。
  而這個人,每壹天的實力都在增加之中。
  馬上下旨命令中旨結束戰時體制嗎?這是不可能的,壹來,現在齊楚兩國仍然處在戰爭狀態,就算齊人面臨著內部問題,但閔若英很清楚,撲滅內部的叛亂對於齊人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麽問題,齊人的刀鋒並沒有收回去,進行全國的戰爭總動員,是必須的。二來,作為壹個龐大的國家,壹旦全力以赴做某壹件事情的話,那是帶著巨大的慣性的,不是想回頭,就能回得了頭了的。三來,這個旨意是太後頒布的,作為兒子,閔若英也不可能壹回國,立即就全面否定這壹切,這是在赤裸裸的打太後的臉,說您老有家搞錯了。但真錯了嗎?在當時的情況之下,自然不錯。既然不錯,為什麽要廢除呢?皇帝在想什麽呢?
  這些問題,只要有人深想壹下,馬上就會聯系到程務本身上去,就會想到,皇帝要收拾程務本了。
  這個問題壹旦大白於天下,那麽楚國只怕馬上就會起內亂。先不說程務本有什麽反應,單是國內的人心,就要出現大問題。現在,壹個戰時體制,將楚國的人心好不容易聚攏到了壹齊,壹旦這口氣散了,想要重新聚起來,那可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
  “程務本,竟然壹時之間動不得了。”左思右想之下,羅良還是得出了這樣壹個結論。本來按照他們原本的想示,壹回國,就要收拾掉程務本的,四萬火鳳軍便是他們的倚仗,但等他們回到國內,卻發現,壹切都已經大變樣了。“陛下,太後懿旨是頒行天下的,只能來日徐圖機會了。只要撐過了這壹段時間,解除了齊楚之間的危機,那麽,自然就可以結速戰時管制狀態,國家重回正常體制,那個時候,機會自然就來了。而且,並不那麽引人註目。”
  閔若英咬牙切齒,但卻又不得不承認,羅良說得壹切都是實情,現在動了程務本,只怕當真會引來不測之禍,全面崩盤也是說不定的。
  這壹天時間,他壹直在細細地看著朝廷發到玉泉來的邸報,最終得出來的結論,所有的壹切,都是從自己的妹妹回到上京城之中開始逆轉的。
  從她到了上京城,所做的壹切事情,都是為了加強程務本的權力和實力在努力,從表面上看來,這壹切都是為了楚國著想,但實則上,卻讓自己這個皇帝處於了壹個尷尬之極的處境。
  “我真是有壹個好妹妹啊!”他緊緊地握著拳頭,憤怒不已。
  羅良亦是默然不語,事到如今,他們怎麽還不明白,齊楚大戰,純粹就是壹個大坑,齊國人和明國人聯手做了壹場大戲,將大楚引誘得壹頭栽了進去,然後損兵折將,幾乎輔得壹無所有。這壹場大戲的最終結果,便是楚國損失掉了幾乎所有的東部邊軍,失去了昆淩關以及東部六郡,而明國卻從齊國人手裏奪回了他們數年之前失去的武陵,桃園,益陽三郡之地,將與齊國的邊境線,重新推回到了昭關壹邊。更為重要的是,為了對付楚國,齊國將他們的軍隊幾乎全都抽調到了東部,明國那壹頭,幾乎是沒有什麽防備的。
  明齊各有所得,唯獨就是坑了大楚。
  在戰爭的最後關頭,明國卻又跳出來當好人了,先是在昭關大舉出兵,騷擾齊境,接著又在西北幫助武騰拿下靈川,使得武騰能夠深入齊國西北部,為主戰場分擔壓力,這些舉動,使得楚國上下,壹致認為明國真是姻親之國,實在是夠朋友啊。
  可這個朋友,的的確確是壹個當面喊哥哥,背後摸家夥的混賬。
  可這壹切,能向國民說明嗎?不能,說清楚了,豈非就是自己打臉,自己說自己是壹個大笨蛋,上了人家的惡當?那皇帝還有何威信可言,還有何臉面?
  人家挖了壹個坑,妳就傻傻的跳下去?
  “陛下,昭華公主畢竟是明國的皇後,有些事情,也不見得就是心甘情願的。”羅良只能勸解,他總不能說昭華公主是個大大的壞蛋,這些話,閔若英可以說,他卻是說不得的。
  “什麽不是心甘情願?嘿嘿,妳看她在上京城的舉動就能猜到他要幹什麽了!”閔若英惡狠狠地道:“楊青還沒有回來嗎?”
  楊青是先期秘密回國的,本來是準備應對程務本壹事的,現在,這件事情,卻是只能推後了。
  “還沒有消息,不過事情已經成了這樣,他恐怕也會馬上趕回來了。”羅良道:“陛下,龐軍那些人,只怕就只能先釋放了。”
  “什麽龐軍?”閔若英問道。
  “就是那幾個從東部邊軍過來幫助陳度守城的軍官。”羅良解釋道:“羅虎進城之後,便將他們收押了,早前陳度來晉見陛下的時候,還向陛下求情來著。既然現在不能對程務本怎麽樣了,這幾個還是放了好。也算賣陳度壹個人情。”
  “幾個小蝦米,放了就放了吧。不過妳覺得這個陳度,能信任嗎?他會不會已經投奔了程務本?”閔若英道。
  “這個應當不會。”羅良道,“此人是壹個正統的官員,中規中矩,他對陛下的忠心應當沒有問題。更何況,他現在手裏有近兩萬的兵,陛下也是應當抓住的。”
  “我說得不錯。據羅虎說,除了那幾千郡兵之外,剩下的士兵都是從東部六郡之中的難民招募的,這些人現在家破人亡,相當仇恨齊國人,而且已經訓練得有了壹些底子,用不了多長時間,便能成為壹支不錯的軍隊,的確應當抓在手中。”閔若英道:“既然陳度開了口,就放了那幾個人吧,讓他滾回程務本那裏去,別在我的面前礙眼了。”
  閔若英是相當的郁悶。
  現在的情形,已經由不得他了。想要收拾程務本,就必須等他回到京城,然後先結束戰時管制狀態,將權力壹步壹步的先從程務本手裏拿回來,再想法子削減程務本手中的實力,待到壹切時機成熟,只怕要耗上好幾年的功夫。而且程務本會束手待斃嗎?
  當然不可能。閔若英不認為程務本還會像數年之前,自己壹紙詔書就能將其召回了,那時候,先帝余威尚在,現在自己這壹仗打得大敗虧輸,程務本這個事先大力反對對齊戰爭的人,顯然是占了理,而且自己不走荊湖壹線,已經明確的給他發出了信號,程務本不是傻瓜,不可能乖乖的回來送死的。
  “陛下,要想試探程務本的話,陛下可以發壹道旨音給他,讓他馬上自荊湖來玉泉,與陛下會商軍務,如果他來了……”
  “他來了,也不可能就這樣幹掉他!”閔若英冷冷地道:“現在的情勢,如果幹掉他的話,荊湖馬上就會大亂,而在荊湖對面,齊軍已經匯集了數萬大軍了。”
  “當然不是殺掉他,如果他來了,陛下可以溫言撫慰,以安其心。”羅良道:“以此消減他對陛下的疑心,從而為以後剪除此人做準備。”
  “如果他不來呢?”閔若英問道。
  “他不來,就說明他對陛下已經毫無忠誠可言了。”羅良冷哼道:“那陛下就更要著手準備剪除此人了。而且要派上議事日程的最頭裏,因為每過壹天,此人的實力就會增加壹點,到得最後,就是尾大不掉了。”
  閔若英眼前壹亮,“不錯,這是壹個辦法,他不奉詔,那以後朕要剪除他,便更加的理直氣壯。妳馬上下去讓人擬旨,傳召程務本到玉泉晉見。”
  “是,陛下。”羅良微笑答道,心中卻是得意無比,這是壹個死局,程務本來或者不來,都是死路壹條,只不過是時間上的長短而已。程務本壹死,能主持以荊湖為中心的第二條防線的人選,除了自己,還有誰人有資格?
  羅良從來不認為自己比程務本差,這壹次的失敗,只是敵人太狡滑,誰能想到,齊明兩個正在大打出手的國家,居然會在暗地裏聯手壹起來坑楚國呢?自己只是運氣不好而已。
  現在的楚國,如果讓程務本當道,自己便沒有了容身之地,只有程務本死了,自己才會徹底走出對方的陰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